來源:廈門市湖里區當古古玩店 時間:2025-05-03 14:38:15 [舉報]
袁大頭的鑒別妙招
聽聲音
就是利用銀元相互撞擊發出的聲音來辨別。用一個指尖向上輕輕頂住銀元的中央,用另一枚銀元撞擊這枚銀元的邊緣部位,發出的聲音輕脆,柔和,是真銀元。如聲音發尖而高,帶有銅聲,是含銅很多的低成分假銀元。如聲音低而嘶啞,周邊不一致,就是包皮、挖補的假銀元。一般假銀元的聲音多半尖短而低悶。
看外形
看外形結構,注意觀察銀元的顏色、花紋、圖案、大小、厚薄等是否正常,有無經過酸洗、銼邊、包皮、挖補的痕跡及是否私版銀元等不正常現象,一般來說假銀元的直徑比真銀元稍小些,只要用同等體積的假銀元與真銀元比較一下,即可辨出真偽。
驗邊齒
由于真銀元是機制版?其邊齒細致勻稱,規整劃一;假幣的邊齒粗糙,參差不齊,有的還有局部修銼的痕跡。只要細心,肉眼還是比較容易分辨的。如真的"袁大頭"邊齒的兩條粗齒里有一條細齒?而假"袁大頭"的細齒則模糊不清。
稱重量
銀元的標準重量應是26.5克,成色88%。正常的銀元經過流通磨損后,重量也應達到25.8克。凡是重量低于25.8克、成色低于84%的,不是洗版、銼邊、包皮、挖補銀元,就是假幣。
酸檢驗
在銀元上滴上一滴硝酸,如發現銀元冒綠泡或變黑,就是成分不足或假銀元。而銅芯銀元只要是一觸及硝酸,便會失去光澤。如是鍍銀,鍍銀表層很容易脫落,且脫落部分極易生銹。
總之,要多學習通過形制、包漿、字體、銹色來判斷銀幣的真假,以及識別銀幣的版別。敲擊、酸檢驗等方法盡量少用。另外千萬不要用牙齒去咬銀幣,否則會破壞品相。國歷史上發行量大、流通廣、存世量多的10余種“袁大頭”機制銀幣(民國3年、8年、9年、10年等)。
民國三年版中的主要版別
民國三年版正面為袁世凱側面像,上列“中華民國三年”。“年”字后沒有“造”字,其他年版都在“年”字后面有一“造”字。三年版“民”字中有一“點”,而其他年版民字無“點”。三年版有老模和新模兩種模具,老模具為185道邊齒,新模具為170道邊齒,鑄量都較多,屬普通流通版。鑄造量較少的版別有:(1)“O”記版。即在嘉禾圖案中有“O”形暗記,在嘉禾結帶處呈橫“8”字形,左上方的帶孔中有一極小的“O”形圓圈,而且袁像下巴前衣領未封領,肩章較寬,五星比較凸出。
袁大頭是民國時期主要流通貨幣之一,在貨幣收藏界被稱為銀元之寶,它是中國近千種近代銀幣中流傳廣、影響大的銀元品種,也是近代中國幣制變革中的一個重要角色。
由于鑄造的時間長,參與鑄造的造幣廠多,因此,現在存世的袁大頭銀元版別非常多。
民國三年袁大頭加蓋“蘇維埃”戳記版該幣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湘鄂西特區分行發行,早關于加印“蘇維埃”三字的記載是在1932年12月19日,湘鄂西省委關于湘鄂西具體情形的報告中提到的,該報告稱:“有一時期將現洋上面打印“蘇維埃”三字,這樣做并不是為了宣傳,而是為了阻止現金出境。”而國民黨曾將不少蓋有‘蘇維埃’的銀元回爐重鑄,因此蓋有‘蘇維埃’戳的‘袁大頭’并不多見,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。
“袁大頭”,是對鑄造于民國初年鐫有袁世凱側面頭像壹圓銀幣的一種俗稱。因其首鑄于民國三年,又有稱“民三”者,此類別稱由來已久。作為民國軍閥銀幣的羊,“大頭”系列對錢幣收藏愛好者來說,并不陌生。“袁大頭”銀元的誕生,也是銀元發展的必然結果。在辛亥革命后,袁世凱為了解決軍費和提高個人政治地位而發行的銀元貨幣,因這些銀元鑄有他的側身圖像而得名。
“袁大頭”代表了中國近代的貨幣文化,反映了我國近代歷史、經濟、金融的興衰和滄桑,具有很高的藝術觀賞價值和文物價值,也具有一定的保值和升值功能。目前民間留存的“袁大頭”數量已經不算太多,而且銀屬于貴金屬,收藏風險較小,非常適合投資和收藏。
標簽:上門回收袁大頭銀元,回收袁大頭銀元廠,海淀回收袁大頭銀元,上門回收袁大頭銀元